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

薰習,一天都不能中斷
2024.5.30

  真正想入佛知見,使思想見解純正而沒有錯誤,不讀經、不聽經是決定辦不到。唯有天天薰習,一天都不能中斷,我們在日常生活中,處事待人接物,才不會隨順煩惱;也就是不會隨順自己的意思,因為自己還是迷,沒有覺悟。

讀經,要深解義趣
2024.5.29

  讀經非常重要,世尊不但教我們要讀經,還教我們要「深解義趣」。對於經典講的道理,要深深去理解,解得愈深、愈廣,運用就愈自在。一定要用在生活上,用在工作上,用在處事待人接物上,佛法學了才有真正好處。

小疑有小悟,大疑有大悟
2024.5.28

  經不可不讀,不能不聽。要多聽,要常聽,不間斷的聽。聽上三年五年,你就會覺悟、明白,即佛家講的「開悟」。有疑惑則存疑,不必去問,繼續不斷的聽經,總有一天聽到疑惑解開了,那就叫悟處。所以小疑有小悟,大疑有大悟。

受持讀誦,為人演說
2024.5.27

  世尊千叮嚀萬囑咐,要我們「受持讀誦,為人演說」。依教奉行是受持,受持還要天天讀誦,若不天天讀誦,不天天聽經,受持會退轉。為人演說是化他;演是表演,做出樣子給人看;說是為人解說,全身說法,這真正是利益眾生。只會講,不會做,也不行;要自己做到,才有真正的受用。

念佛為什麼會退心
2024.5.26

  經不能不聽,不明教理在念佛堂念佛,起初很歡喜、很熱心,念了一段時間,就會懈怠、懶散。這是什麼原因?教理不明,所以念佛沒有收到效果。不念的時候,心散亂,煩惱很多;念的時候,心也散亂,煩惱還是很多,所以就退心了。因此,教理的探討非常重要,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天天講經說法,無非是讓大家明白道理,了解事實真相,保持不退轉,令功夫得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