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

如理如法去做,自然就有感應
2023.3.11

  佛家的發願與儒家的立志有什麼不同?志是有求,落在情識裡;願沒有希求,純粹是智慧。只要我們如理如法去做,諸佛如來自然護念,這就是感應道交。如果我們帶著有求的心,就造成障礙,沒有感應。果然與佛同心同願、同德同行,一切如來怎麼會不加持?

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
2023.3.09

  聖凡、生佛,確實就在一念迷悟之間。迷失了自性,心胸愈來愈狹窄,狹窄到不能容人,甚至於一個人都不能容。不能容忍跟人就結了冤仇,結果是冤冤相報。佛菩薩從來不與任何一個人為敵,極惡的惡鬼,對他也尊重、愛護。為什麼?我們是同一個自性。「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」?有什麼過不去的?

依佛教誨,自求多福
2023.3.08

  我們要依靠佛的教誨,自求多福。真正的福報就是幫助一切眾生,認真努力修財、法、無畏布施。幫助眾生,人家肯接受,心生歡喜,這被歡喜污染了;反之,人家不接受,就生煩惱,這被煩惱污染了。布施若著相亦如是。應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,心不受污染,才不會退轉。

發心純正,感得善緣
2023.3.07

  一般人一生不能成就,原因都可以說是遇緣不善,一切法因緣所生。而一個好的緣分,真的是可遇不可求,好的緣分會不會遇到?答案是肯定的。為什麼?「佛氏門中,不捨一人」。問題在我們自己發心,如果發心純正,諸佛菩薩一定會來給我們做增上緣,會來幫助我們。

善護三業
2023.3.05

  《無量壽經》講修善的三個綱領:「善護口業,不譏他過;善護身業,不犯威儀;善護意業,清淨無染」。時時刻刻要記住善護三業,處事待人接物要謹言慎行,合乎禮儀戒律,清淨身語意三業。必須要做到,才能救自己、才能救眾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