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真誠利益一切眾生心,平等愛護一切眾生心,清淨布施一切眾生心」,這是阿彌陀佛的心,這也就是我們平常講的「大菩提心」。我們有沒有?沒有,趕緊發,發出來之後,念念不捨。我們平常念佛,要把佛心給念出來;常存這樣的心,常行這些事,真念佛人。
戒律的作用是防止我們犯過失,防止我們迷失本性,防止我們喪失清淨心。所以佛家常說「因戒得定,因定開慧」。戒律是手段,必須依這個手段才能夠達到禪定,在我們本宗裡面講就是「一心不亂」,必須要持戒。
學習學得很辛苦、很苦惱,為什麼?所學習的,跟我們的生活不相干,也就是說,學了沒有去做。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!習就是落實,時習之,法喜就充滿。能把學的道理、方法境界,全部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就快樂無比。得樂,就是離苦。一定是智慧增長,慈悲心增長,破迷開悟。
布施功德的大小,论心不论事,供养的物很微薄,心非常真诚,这个功德大。布施东西再多,没有诚意,得福很小。因此种福,不是有钱有势力的就能修大福报。
修「不淨觀」,斷貪心。首先觀身不淨,觀我們的生活環境,嚴重的污染,濁惡到極處,不但我們對身體沒有貪愛,對我們的生活環境也不會生起貪愛之心。再觀一切法都不清淨,沒有一樣是清淨的。知道一切不淨,貪欲漸漸就會薄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