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至一八四〇年,中國成為東亞的「中間帝國」已有二千零六十一年了,她的存在帶給了社會長治久安。

—— 阿諾德·湯恩比
歷史

《群書治要》是唐太宗李世民(西元五九九年—六四九年)於貞觀初年下令編輯。太宗令諫官魏徵及虞世南等,整理歷代帝王治國資政史料,擷取六經、四史、諸子百家中,有關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之精要,匯編成書。上始五帝,下迄晉代,自一萬四千多部、八萬九千多卷古籍中,博采典籍六十五種,共五十餘萬言。

然因當時中國雕版印刷尚未發達,此書至宋初已失傳,《宋史》亦不見記載。所幸者,日本金澤文庫藏有鐮倉時代(一一九二—一三三〇年)日本僧人手寫《群書治要》的全帙。並於清乾隆六十年,由日人送回中國本土。上海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和臺灣分別以此版為底本影印出版。

《群書治要》承擔的救世使命

魏徵於序文中說,群書治要實為一部「用之當今,足以鑒覽前古;傳之來葉,可以貽厥孫謀」的治世寶典。太宗喜其廣博而切要,日日手不釋卷。曰:「使我稽古臨事不惑者,卿等力也」。由是而知,貞觀之治的太平盛況,此書貢獻大矣!誠為從政者必讀之寶典。

群書治要三六〇

《群書治要》全書分量相當大,大概有五十萬字,翻譯不容易,大家急著要看,怎麼辦?於是我們從書中摘錄了針對現前社會弊病的句子,把它抄下來給現在人學,每一天學一段,一年出一本,十年就出全了,大家一起來學習。我們並把它翻成外國文,目前已出版了英文、法文、西班牙文、日文,向全世界流通。

共二頁
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