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千萬年來都是以倫理、道德、因果,聖賢的教學立國,仁義道德傳家。世世代代教育的內容就是「五倫、五常、四維、八德」。

中國的傳統文化發源自「父子有親」,所以根深蒂固!父母對兒女的愛是天性,特別是母親對三、四個月大嬰兒無微不至的照顧,小孩雖不會說話,但從他的眼睛、動作,可看出他對媽媽的愛,這就是「父子有親」。 中國教育就從這裡開始。

教育的目的在哪裡?第一個目標是如何將這種親愛永恆保持不變。第二個目標則是把真誠的「愛」發揚光大,愛兄弟姊妹、親戚朋友,愛鄰里鄉黨。進而「凡是人,皆須愛」;更推廣到愛一切動物、植物、山河大地、整個宇宙,這就是中國的教育。

所以中國教育永遠是和諧的,永遠是付出的,沒有佔有的。

《三字經》的前八句話,是中國世世代代教學的總綱領、總原則。

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 首先從事教育工作的人一定要相信人性本善,要有這個信心。換句話說,人是教得好的。

為什麼要教育?「性相近,習相遠。茍不教,性乃遷」。人性都本善,可是隨著年齡長大,慢慢養成了習慣,如果不好好教,就學壞了,所以教育的目的就在如何讓習性回歸到本性。要如何來教呢?「教之道,貴以專」,專就是古人所謂的「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。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。」就是把心回歸到清淨,心定在一處。學習聖賢教育不能同時學兩種科目,同時學兩種,心就雜亂。真心才能與真實智慧相應,所以用真誠心、清淨心、恭敬心去讀書,意思自自然然開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