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字起初的時候是如何創造的呢?

《說文解字·敘》中寫道:「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,仰則觀象於天,俯則觀法於地,視鳥獸之文,與地之宜,近取諸身,遠取諸物,於是始作《易》、八卦,以垂憲象。」 首先是伏羲畫卦。伏羲是我們的始祖,為三皇之首。他觀天象、觀地文,然後再看鳥獸蟲魚、大自然萬物的體現,總結出來規律。根據所看到的這種智慧用八卦表現出來。以八卦來彰示天地之道。

後來神農氏使用結繩記事的辦法治理社會

如何用結繩?比如說我今天出門,要告訴可能來訪的客人什麼時間回來,就可以打兩個結,說明我兩天之後回來。或者我做完一件事情,就打一個大大的結在繩子的末端,說明我做好了。但是我們想一想,需要表達的意思很多,生活中的事也很多,要是光結繩而治,那得需要多少繩啊,也不夠用啊。不勝其煩啊!

倉頡造字

所以就促使文字,即有形、音、義,有記錄作用的一種符號開始出現了。接下來是「倉頡造字」。《說文解字·敘》當中寫:「黃帝之史倉頡,見鳥獸蹏迒之跡,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,初造書契。」倉頡是黃帝的史官,他看到鳥獸的腳印,悟出紋理有別而鳥獸可辨,由此開始造字。文字有它的共通性,所以文字本來的創造并不高深複雜,「見鳥獸蹏迒之跡」,比如在中原地帶冬天會下大雪,雪地裡會有各種動物走過的腳印,例如老虎、梅花鹿、小雞、小鳥走過的腳印。它的腳印是有區分的,比如小狗的腳印像梅花一樣,小鳥的腳印像一個「个」字,或者像一個竹竿的竹枝一樣。看到相應的圖案,就知道相應的動物了,這是文字創造時的一種取象,是取法於鳥獸的足跡。所以,我們就能領會到,「初造書契」就是根據生活現象開始造一些基本的字。

造字是取象於生活的,「近取諸身」,我們對身體很了解;「遠取諸物」,都是取法於身邊的事物,所以文字并不高深、難學,就在我們的生活當中,只要我們有好學之心,有正確的學習方法,是都能夠學好的。

左面的碑文據說是倉頡在洛南所造的二
十八個字。我們看當中有些字像不像動物
的腳掌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