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念處之「觀身不淨」,是令對於身體不要過份愛惜。打破身見即能破我執,才能離開世間,往生極樂世界。
一切眾生皆是過去父母、未來諸佛,凡夫一番生死即有隔陰之迷,只知眼前眷屬而不知過去眷屬。過去生中與你最親密的,恩怨厚的,債務重的都要到你家里來作最親密的直屬親屬。所以懂得的人一切看淡,處處學吃虧,有債務早早還清;債務了掉,可以減少自己修道的障礙。
對五欲六塵起貪求心,無有厭足,道業難以成就,往生淨土必有障礙。佛法就是一個「捨」字,能捨得一分,道業即增進一分,捨得多道業高;若貪求無有厭足,必定入三惡道。
六根接觸六塵,世人以為是樂,其實是苦。五欲六塵乃是生死冤家,生活苦才能激發道心,佛訓示以苦為師,太苦了必然想辦法脫離這個娑婆世界,所以生活環境不好的人未必不是幸福。
無論大小乘佛法,均以布施為第一,令眾生一切放下。放下始能見性,見性後對萬事萬物均能徹底明瞭。作此觀很容易捨了,但是最要緊的是,布施時不可使眾生增長貪心及惡念。所以說布施要有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