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我們以苦為師,知苦才想厭離塵世。比苦更可怕的是樂,生活優裕,一切自在,修行便感覺是苦事;富貴修道難,有財富者更無暇修道。所以學佛人遇到樂也不要動搖自己的志願,不攀緣,不動心,心作得了主,才能得到佛法的實益。
經中說:「令行種種無量施,以此願求無上道。」何以行布施能得無上菩提大道?蓋布施可以斷貪愛。貪愛是煩惱之本,貪心斷盡,煩惱亦盡除。
我們供養父母,甘旨無缺是事相上的供養,如能成聖成賢,符合父母的希望,是真供養。供養佛,香花燈燭是事相上的供養,依教奉行是真供養。
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要真正想成就,世尊在大小乘經論裡面,無數次的叮嚀囑咐「遠離憒鬧」。熱鬧場所很容易讓我們起心動念,生起妄想分別執著,這就是造業。
五欲是財色名食睡,地獄五條根,為什麼要貪著五欲?就是放逸。不放逸必然精進。不明五欲之真相而貪著,將受無窮的痛苦。故必須奉行佛教,常常攝心,即能自淨其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