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財童子請教「怎麼樣能夠滅魔境界?」世尊非常慈悲,所說的內容是四重戒:殺、盜、婬、妄。無論他提倡什麼樣的修行方式、理論方法,只要不斷殺盜婬妄,都是屬於魔境界。由此可知,魔境界跟佛境界的差別,就是在持戒與不持戒。
「一飲一啄,莫非前定」,我們一生的受用,都是過去所修積的福報;如果不懂得惜福,任意的糟蹋,隨便的濫用,福報就會提早耗盡了。許多人年歲老之後,受貧窮的困苦,為什麼?年輕的時候不懂事,把福報耗盡了。如何從根本上照顧老人福利?從小就要教惜福、造福,年老的時候才有福報。
佛法慈悲救世,它不是給你財富,地位,榮耀,是幫助你破迷開悟。為什麼?苦是從迷來的,不了解事實真相,想錯了、看錯了、做錯了,招來不善的果報,這個苦。如果省悟過來,覺悟了,思想見解言行正確,感來的是善果,真快樂。離苦得樂是果報,破迷開悟是因,佛菩薩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。
遇到逆境惡緣,決定不可以衝動,不能感情用事,感情用事會造成嚴重傷害,自他都不利。如果是用理智、理性來處理,彼此都好。這個世間是非善惡沒有一定,看自己用什麼心態來處理。用真誠善心來處理,沒有一樁事情不是善的;用情緒來處理,沒有一樁事情是好事。要用智慧,問題才能解決!
什麼叫一心?心裡面還有一個念頭,就不是一心。念佛人叫一心稱念,一心裡頭就是一句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之外,什麼都不放在心上,就得一心。阿彌陀佛以外,心裡還有別的事情,沒有得一心。得一心的人,沒有一個不往生。什麼時候得一心,什麼時候就可以往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