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報恩、抱怨、討債、還債。兒孫要教養,好好撫育,但不要留財物給他。要為他修福、積德,他才能得到真實受用。留財物給他,反而讓他容易墮落與造業。常常布施恩惠他人,報恩的子孫就多。對人沒有恩惠可言,念念都是自私自利,哪來報恩的?我们尽到自己的職責就够了,不可為其牵絆。
「禮之用,和為貴」。禮,是生活規範,它的精神就是求和。人跟人要有禮,有禮人才能和。世間人常講「家和萬事興」,爭就不和了,一有爭執,禍害就來了。決定不能爭,不管有理無理,和為貴。大眾能夠和睦相處,社會安定,世界和平。
有願無求就自在。有願,願後面如果有一個希求的心,那是很大的負擔,也很苦惱。什麼苦?求不得苦。隨緣而不攀緣,即使是利益眾生的事,也不例外。有緣,我們就好好的做;沒有緣,就好好的念佛,更自在。有緣,要盡心盡力去做才圓滿;沒有緣,心一發就圓滿了,不必要做。這就是隨緣。
決定求生淨土,意念要堅決,一絲毫懷疑都沒有,要老實念佛,一心專念阿彌陀佛,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就再念。一點壓力都沒有,非常輕鬆。雖沒壓力,要有毅力,要認真,要精進,決定不能懈怠,一懈怠功夫就失掉,就不能成就。
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,得生彼國。有善根才真的有福德。我們善根福德都不足,要曉得培植。怎樣培植?天天要親近佛菩薩。親近佛菩薩唯一的方法,就是讀經,明理,依教奉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