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什麼莊嚴佛淨土?用清淨心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條件如是,一念清淨、一念淨信,只要這一念就行了。這一念在什麼時候?在往生的時候!臨命終那一剎那相應,就往生了。所以平時要訓練,平時念佛就是訓練。訓練到什麼時候有把握?平時也清淨,就有把握了。
一切諸佛修學皆從三福學起。我們沒有做到,就不算是修行。一定要真正做到,把這個善根功德迴向法界眾生同享,即是相應。迴向真正的作用,是拓開心量,恢復本心。本心心量之大沒有邊際,現在我們心量太小,用這個方法恢復。
學佛必須具備兩個條件:第一、肚量要大,要能包容。第二、能笑臉迎人,怨親平等,萬法一如,能與一切眾生和合相處。這樣的人才有資格學佛,才有資格入門。
離開佛法必定退轉。怎樣不離佛、不離法?每天不能不瞻仰佛像,每天不可以不讀經,讀經就是聽佛教訓,經要熟讀,才能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、對人對事對物,知道這個念頭行為符不符合經上的教訓?佛教我們怎麼做,我們就怎麼做法;教我們不可以做的,就不做,這才是真正攝取受持,才能保得住自己不退轉。
能把自己的生活享受減少一分,去救濟苦難的眾生,這也是「代眾生苦」。比如我們想添一件衣服,如果不添也過得去,那就不添,把添這一件衣服的錢省來幫助眾生。今天想吃飯,可以減少一點,就把這一點錢剩下來幫助他們,都是「代眾生苦」供養。